2012.7.21 骑行浦东浦西

2012.7.21 Riding, a set on Flickr.
IMG_0587
泾东路,老旧的街区和远处的瑞虹新城

IMG_0588

沙泾港,远处是临平北路桥

IMG_0589

东沙虹港路

IMG_0590
临平北路口
IMG_0591
新建路隧道海拉尔路海伦路出口,说实话我怀疑海拉尔路如何承受这个双向4车道的出口的流量。
IMG_0592
海伦路周家嘴路口
IMG_0593
北外滩的新客运中心
IMG_0594
公平路渡口
IMG_0597
好久没见到黄浦江了,天气很好
IMG_0601
军刀楼和黄浦江上的游船
IMG_0602
空调船很舒服,停车处和坐席分开
IMG_0603
浦东南路世纪大道
IMG_0604
塘桥渡口
IMG_0606
老码头和另一个角度的军刀楼
IMG_0607
塘董线班次比泰公线密集,两船对开;泰公线只有一艘船
IMG_0608
船头方向似乎是仁恒滨江园?
IMG_0609
塘董线上眺望南浦大桥
IMG_0610
路遇电容车靠站充电ing,大概花了20秒(逆光见谅)
IMG_0611
黄浦图书二馆,上面的牌子很多,一开始没注意看错过了,后来又绕回来才发现
IMG_0612
山西北路苏州河人行桥
IMG_0613
再来一张,天很蓝
全程记录:下午骑行小结:曲阳出发,沿沙泾港到海伦路、唐山路转公平路过江;浦东段沿浦东南路然后走一小段东昌路,经浦城路最后到塘桥摆渡;董家渡上岸,走董家渡路和中华路到黄浦图书二馆(原南市区图书馆),借了《大败局》上下两册。下楼接着走中华路接广西路到黄浦图书馆转悠,之后走河南路——宝山路——山阴路回曲阳。

上海3月租房记

4月份马上要上班了,租房子是逃不掉的。加上LP的租房合同也马上到期了,我们就一起找个两居室的房子。
首先是选择租房地点,很早以前就定下来大概在虹口曲阳路附近,这个地点在我们上班地点的中间偏杨浦(要辛苦LP上班多花20分钟了),附近有家乐福、易买得两家大型超市,地铁3号线和8号线,另外靠近同济、上外,也就有些不错的生活设施。
3月初我在网上进行了一番调研,确定了租房的几个目标小区:西南小区、曲一小区、玉田新村、东体小区、赤峰小区、密云小区、曲阳新村、双东小区、赤三小区、玉田大楼、曲阳大楼。之后又实地考察了各个小区的特征,把租房重点放在曲阳大楼、西南小区、赤三小区、东体小区和双东小区。也考察了附近的中介,并锁定了几家在网上房源较多的较大中介(后来证明这不靠谱)。
租房一般从个人或者中介走,各有利弊。个人房源的话省了中介费,不过选择的余地少,另外网上的个人房源除了有可能是中介假冒的以外,还存在很多二房东的情况(比如房客要提前搬走,就当一把二房东),而二房东往往是很多租房纠纷的来源。另外如果碰到难缠的房东,也很麻烦。中介的房源多,但也怕碰到黑中介,另外就是要收中介费,在上海的话是35%的月租,相较其他地方来说还算是比较公道的。
我们打算租一年,因此中介费被摊薄了;而锁定大型中介,也能规避掉一些风险。基于以上两点,我们直接选择通过中介租房。
租房是上上个星期日去的,LP还喊上了通晓上海话的同学kevin一起看房。在曲阳吃过午饭后,直接奔向在网上房源较多的仁家房产曲阳店。意外的是,在通报了我们的条件之后,在网上至少有15+符合条件房源的仁家房产居然只有三处,能看房的只有两家。接待我们的是个MM,但业务水平不敢恭维。看房计划的路线也很糟糕,直接导致第二个房子没有看成。而唯一看的那户,是个很奇怪的错层结构。各家各户的门在一个长连廊上,很像筒子楼;厨房和入口在11层,两个卧室和卫生间在10层,通过一个很陡(估摸有60度)的楼梯相连;卫生间的排风直接排到房间里,很糟糕;价钱不记得了,似乎是2800左右。看完这个房子已经两点了,而第二家房东由于等太久我们没过去,放弃了。于是决定换一家中介。
介于这时发现网络不靠谱,我们决定直奔上房置换曲阳店。这家门店不小,不过信息从来不上网。接待我们的是个态度不错的阿姨,提供给我们5-6个可以看的房源,价格听上去也比较靠谱。在她带领下,我们看了5套房子。
第一套在东五小区某高层的20楼,还在装修,不过很快就能完工。家具基本完好,2700块一个月,还行。唯一的缺点就是户型比较奇怪,两个卧室隔得很远,中间通过厨房连接起来。房东也在房子里,大学老师,北方口音,比较热情。我们对这个比较满意。
第二第三套房子也在东五小区,也是较高的楼层。由于基本没啥装修,租金只有2500,其中有一户还是双南的朝向,很好的户型。不过对于租房来说,基本毛坯的房子还是不能接受的。对于买房来说的话,倒是很好的选择。
第四套房子在赤三小区,东五小区的对面,隔着曲阳路。6楼,装修一般,却要价3000。房东是个老头,看起来脾气很不好,作罢。
第五套房子也在赤三小区,不过要到下午4点多才能看。我和LP合计了一下,决定就把第一套给要下来了,让中介把房东喊到门店里准备签合同了。
在店里等待的时候,我问LP和Kevin,如果这套没租下来的话,我们的alternative是哪一套?Kevin说怎么可能,价格都谈好了,怎么会租不下来。没想到我一语成谶。
房东来了以后,提出的一个要求让我们和中介大跌眼镜的要求:由于我们的租期只有一年,中介费加上合同期满之后的清扫费用使他的月收入下降到2400多,因此他要求免去房东方的中介费。他提出,他的房子并没有在上房置换直接挂牌,只透露给了中原地产),因此他不应该支付中介费用。另外他认为35%的中介费是霸王条款。这显然是中介不可能接受的,我们也很汗。讨价还价之后,他表示中介费最多出300块,于是双方谈崩,不欢而散。见识到提出这种要求和解释的房东之后,我们也不可能跳中介和他们签了。后经LP人肉发现此人是上海某不入流学院的讲师一枚。
此时正好看第五套房子。3楼,装修中,很亮堂。户型不错,缺点在于卫生间偏小,另外高度也有些低。房东是一对较年轻的夫妇,开价2900。而我们的条件是2800。中介当了老娘舅,说2850,就成交了。我们答应了,不过房东还有些不情愿。在Kevin的建议下,我们先走了,让中介继续做房东的工作。Kevin说,中介被上一个房东恶心得不行,今天一定会做成这一单的,所以他们肯定比我们还热心讲价钱。
正当我们踏进另一家的中介的时候,电话来了。房东答应了2850的价格,成交。后来的签合同就再无枝节。另外确定月底交房。至此一天的租房终于尘埃落定了。

上海人与吵架

在沪一月,常听到吵架。大部分都是在小区楼上听到上海人和上海人吵,唯一有一次近距离接触却是在上海人和外地人之间的吵架,在同仁医院长宁分院。一开始是两个女人大声的说话,听不清楚是什么回事,后来很清楚的听到一句“阿拉上海宁……”,就知道是上海人和外地人吵架了。
记得在我家里是很少听到街坊邻居吵架的,应该是几乎没有。原因也很简单:第一,我家这栋楼里住的大部分是同一个学校的老师,大家都是同事,或者自己的配偶与对方是同事,不好意思发生正面的冲突;第二,家附近的住宅密度很低,最近的一幢住宅楼大概在100米左右远,这幢楼还是在07年左右才建起来的,之前10年最近的居民楼估计要有个200米以上。住宅密度低,人均占有的资源也高一些,人和人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降低了。
上海市区的人口密度之高是显而易见的。以我在的华阳路片区为例,在华阳路-长宁支路-江苏北路-长宁路围成的大概400米×270米的范围内,集中了50+的居民楼。居民楼大多数是6-7层的老公房,也有2-3层的类似石库门的房子,楼和楼之间的间距左右不到10米,前后10米多一点(2-3层的房子前后左右的间距均不超过3米),人口密度可想而知。户型普遍不大,以两室一厅为主,60-70平左右。如此狭小的居住空间,人均占有资源被大幅压缩,出现一些冲突和争执在所难免。而在拥挤的环境下的生活,使得每个人都会尽量去争取自己的利益,神经也变得更加的敏感,反过来也加剧了资源的竞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晾衣服。上海居民区里衣服的晾晒都是在窗户外面搭一个面积很大的架子,伸出窗台几乎有3米远,然后把洗好的衣服串在竹竿或者铁杆上,在一起放在外面架子上。除了一楼,每户都这么做,这样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晾晒阳光和空间,也节省了屋内的空间。但这也很容易因为衣服滴水、被吹下楼而造成邻里矛盾。更有甚者把被子晾到了路边的通讯线路上,由此造成的吵架肯定没少过。
关于上海人吵架的情况也可以推而广之到国民素质上。为什么我们的国民有着不遵守交通规则,随地乱吐痰等不良习惯,这些或多或少都是受到了稀缺资源的影响。日本现在看来国民素质很高,但在1960年东京奥运会时,还有牌子上写着“禁止随地大小便”。可见国民素质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多寡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