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2023

窗外的雨点声把我的思绪一直拉回一年前的现在——那也是一个大雨交加的夜晚,我们抵达了旧金山国际机场。这一年的生活变化之大,是参加工作以来十多年未曾经历过的。回过头来也感慨自己的勇气,在人生步入中年,还做这么大的改变人生和家庭轨迹的决定。值得简单记录一下。

登陆(字面意义上的,不是“上岸”)

(出发前的各种戏剧性暂时按下不表,各种有惊无险和手忙脚乱,后面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很魔幻。当然从现在看2022年,即便仅仅过了一年,你都很难相信这些真实地发生过。可能这也是80/90后很难以想象六七十年代发生的事情吧。)

当时还需要经停首尔的航班

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拖着刚被新冠折磨过一周的身体,我们踏上了前往异国的航班。拜国际日期变更线所赐,2023的新年钟声听了两回,一次是在首尔的地面(那时候疫情还没完全放开,旧金山和上海之间的航班需要经停首尔),另一次是在湾区的酒店里。

即便之前来过不少次,但在半个地球之外的国度操着非母语完成本地居民的事务(租房、买车、上学、办水电网络),这种不确定性难免让人头皮发麻。还好这一切都比较顺利,在前两三周内都搞定了。一个多月后驾照也顺利考到了,基本算是settle down。

跑过了所有流程之后,花了2个多小时用Lucid Chart整理了一个流程图,分享给今年之后登陆的同事,也算是做了一件小好事。

Onboarding简要流程(每个步骤上面一些备注无法导出)

生活

首当其冲的是生活成本的上升。享受了多年的低廉劳务和生产成本以后,在心理上完成物价坐标系转换之前,生活成本的冲击是一道需要克服的障碍。之前在上海,一般的超市(除了Costco和山姆)和普通的饭馆(除了海鲜、米其林和精品日料),基本不怎么看价格,因为最多也就是一包零食和一道小荤菜最多也就几十甚至大几十人民币。而在湾区,普通超市如大华/Target,普通街边的饭馆,都要仔细看好价格,加上小费和税。一顿饭三个人吃一百多刀,只能说是一般的水平。

周末日常徒步

之前都听说国外的生活是“好山好水好无聊”,自己体验过后,大约觉得对于年轻人和留学生也许是对的,但是有娃的家庭还不至于发出这样的感叹。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在湾区的偏见,首先湾区比较鸡娃,所以可以很轻松找到通过娃把周末日程填满的活动(比如各种体育艺术活动或者就是辅导班),其次如果肯跑稍远一点(单程1个多小时以内),湾区周边还是有很多可以参观的博物馆、科技馆或者是自然景观(高山、海滩、草甸和平湖)。这还是我们一次都没参与后两项湾区三俗(徒步,摘草莓/樱桃,滑雪)的前提下。

黄石大峡谷
周末日常博物馆

达成了人生之前的一个梦想——住在图书馆旁边,可以几乎每天去——还真的做到了。除了借书,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看杂志上,比如《纽约客》、《大西洋月刊》、《国家地理》和《连线》。相对于读书,一来比较有时效性,第二选题比较合口味,第三篇幅合适,不是很短的几分钟阅读也不是很长的需要十几个小时。大概一两个晚上(每次半个小时)看完一篇长文。即便不去图书馆,也可以凭借借书证免费获取这些杂志的线上版。而国内似乎没太多类似的选择,中文严肃媒体似乎只剩下《财新》还值得一读,而且有着较高的收费门槛。

杂志看了很多,书虽然借了很多,但回顾一下完整看完的就两本(Cover to Cover)——罗伯特·卡普兰的《Earning the Rockies》(中文译名《成败落基山》)以及Vaclav Smil的《How the World Really Works》(简体中文译作暂未出版)。看了半本的有图灵者得主Pearl的因果效应通俗书《Book of Why》和游戏类小说《Tomorrow, Tomorrow and Tomorrow》(大概是《明日复明日》?)。

2023的大型游戏都是在PS上玩的,《战神4:诸神的黄昏》跨年跨国完成了。以普通难度打通了《瑞奇与叮当:倒转时空》、《GT7》、《暗黑破坏神4》和《2077:往日之影》,进度慢的发指。年底入了外星人和XGP,开始体验不一样的游戏。

 

对喜欢看体育比赛的我来说,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欧洲联赛改到了每天的早上和中午,早场的比赛看不上,但总体上重要场次还是有的。第一次看了欧冠决赛,因为周中的比赛在上班时间。F1基本就得早起,除了西半球的比赛。本地的体育转播是一个大问题,Live TV一个月60刀以上开通不划算,但一个个购买或者寻找资源也不方便,所以这些比赛改看赛后的精华,每次勇士队和49人的比赛一两个小时内基本可以保证看到。

如果说生活上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巨变,那比较值得一提的就是没发生变化的那部分。私人娱乐还是电子游戏(PS5为主,年末入手了外星人R16),视频网站(之前视频一直主刷油管+奈飞,对B站无感)。虽然不看抖音/Tiktok和小红书,但还是会刷朋友圈、推特、微博以及知乎(纯娱乐部分),甚至一些国内的新闻。如果是在二十年前,不论是看新闻、电视、电影和体育比赛,似乎只有本地的选择——和国内的联系不能说没有,但除非是主动去获取,不然大概率比较难以获得。现在即便已经到了新的国度,还是可以精神上活在原来的圈子里。B站、抖音、小红书、微博、百度、朋友圈都可以继续,只是缺少了阿里、京东和美团。

工作

语言和沟通的门槛对于不同的角色是不同的。如果是IC工程师,特别是资历浅的岗位,其实国内好一点的学校本科平均水平也能对付,let the code talk。设计和分析岗位要求稍高一些。产品和管理岗位要求最高。

对于亚洲背景的一线管理者,另外一个挑战是更为平等的文化。做出的决定需要让团队成员心服口服,或者反复协商,才能有效地推行。而多元的背景加上散布全美甚至欧洲的地点,又上了一个难度。

对于我个人,四年前的岗位转化,到现在来看,也正好到了一个跳脱舒适圈的时候。

展望

去年虽然没有写小结,但是总体就一个不大不小的目标——适应生活,站稳脚跟。现在来看基本可以打个勾。这一切,也离不开老婆的大力支持,操持这个家。

新一年的期望:

  • 身份有一些进展(和个人努力无关)。
  • 家人们(包括身边和远方的)身体健康。有些小庆幸躲过了2023年这一大波免疫债,家人们也都还好,新一年继续好好保持。我自己也要降低2公斤的体重。
  • 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折腾一些side project
  • 工作上意外少一些,继续长一些技能和本领,适应后开始推动一些想法和项目。

纪录片《一落千丈:波音大调查》

 

推荐一部这周五才上线的纪录片电影

坠机

2018年10月,印尼狮航一架波音737MAX-8飞机在起飞后不久坠毁。事故发生后波音声称航空公司糟糕的维护(前一航段已经发现异常和机务的维护不当)和飞行员不到操作应该对此负责。然而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亚航空一架型号相同的飞机也在经历类似的情形后坠机。

在半年内,两架相同型号的全新飞机接连坠毁,在现代航空史是头一遭。埃航事故发生第二天中国民航局率先停飞了737MAX,在接下来两天内各国也加入停飞行列。美国最后也顶不住压力,于3天后由时任总统特朗普宣布了禁令。这也是第一款由美国总统直接下令停飞的民航飞机。

 

两起事故的垂直速度对比

随后的调查中发现飞机的坠机是由于新引入的MCAS系统造成的。由于气动布局的改动,为了防止失速(例如法航447航班),MCAS系统会在检测到飞机迎角(气流和机翼之间的夹角)太大的情况下,主动迫使飞机低头。然而一旦迎角输入出了问题,MCAS就会被误触发,每隔5秒强迫飞机低头10秒。飞行员如果没有在短时间内断开MCAS,就会在和MCAS搏斗一段时间后败下阵来,飞机直接坠毁。飞行员只有10秒的机会,发现问题并关掉MCAS。

深究

纪录片认为,波音的转折点始于1997年和麦道的世纪大合并。麦道本身也是由两架飞机制造商麦克唐纳和道格拉斯于1967年合并而成,前者研发了F-4鬼怪战斗机,后者则有大名鼎鼎的DC系列。麦道在冷战时代在战斗机研发可说是独占鳌头,出品了至今仍是大量国家主力战机的F-15和F/A-18。不过其90年代在JSF(即现在的F-35)竞标的失意,造成巨量亏损,让波音抓住了机会,以1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然而这起收购间接造成了空客的崛起和反超——一方面波音需要消化麦道,更重要的是为了让欧盟得以放行反垄断审查,波音还对空客做了为期10年的重大妥协,基本就是让给空客十年发展时间。

除了在专利技术方面对欧盟作出较大让步外,波音公司还承诺不会不当干预供应商与其他民用飞机制造商之间现实或潜在的关系;承诺麦道公司被兼后的民用飞机质量达到与波音公司相同的水平,并且不利用顾客的支持来谋取新制造民用飞机的销售优势,同时承诺在10年内将原麦道公司民用飞机制造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向欧盟委员会公布年度财务报告;承诺在2007年8月1日前,波音公司不再签订新的民用飞机独占销售许可协议,但有其他民用飞机制造商(指空中客车)签订了此类协议的情况例外。另外,波音公司放弃其与美国航空公司、德尔塔航空公司及大陆航空公司签署的有关独占销售许可协议条款。欧洲方面则正式同意波音兼并麦道。

 

波音和空客的销量对比,2003年空客第一次超越了波音。

合并之后,波音老板康迪特担任董事长兼CEO,而麦道老板斯通奇普担任总裁。数年后康迪特退休,斯通奇普升任CEO,之后麦道的人占据了高层(纪录片中有甩锅麦道之嫌,但麦道的安全纪录差也是不争的事实)。而波音也迫于华尔街压力,将公司中心放到了最大化股东利益上。一切都是为了利润服务,之前的技术驱动,工匠精神被上线压力取代。管理层无视一线员工提出的多项警告,并且开除了提出问题的员工。在787第一次试飞的时候甚至还在水平尾翼附近找到一把梯子。公司的总部也从龙兴之地西雅图迁到了芝加哥,管理层从而远离工程团队。

国会的震怒下,波音被迫提供了内部资料。调查人员惊奇的发现MCAS系统的问题波音公司早已知悉,并刻意隐瞒。MCAS的10秒反应时间在试飞时也已经发现,但并没有主动告知客户。事实上,波音从来就没有向客户提到MCAS这个系统。直到第一次狮航事故才语焉不详地给了一些解释。那为什么波音愿意冒如此大的风险隐瞒呢?

祸根

回到2010年,空客推出了换装新发动机的A320NEO系列,燃油效率比之前提升了20%,并收获了巨量订单。波音急忙想迎头赶上,但是无奈手中的737机型已有将近50年的历史,改进潜力几乎丧失殆尽(A320年轻了20岁)。波音并没有从头开发一款新飞机,毕竟当今世界研发新飞机的风险太高,当年差点因为747的研发搭条命,现在仍心有余悸(现在轮到空客的A380了,不过主要是败给了市场)。为了挽回窄体机市场的败局,波音继续炒这盘将近半个世纪的冷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新的发动机塞进了737,并命名为737MAX。

新飞机主打的卖点是完全不需要原有的737飞行员重新进行模拟机培训。这节省了航空公司大笔的成本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销量扶摇直上。然而,隐患也就此埋下。

 

为了塞进新发动机,由于737众所周知的短腿的毛病,机翼下的发动机吊舱被迫前移上移,造成气动外形的变更,失速风险增大。

 

为了补偿这个缺点,波音研发了MCAS系统,在检测到即将失速的时候,强行压低机头。这个检测的信号来源于迎角检测器,一旦出了故障,基本就玩完了。而MCAS系统一旦被外界所知晓,势必将带来飞行员重新训练的监管要求,因此波音各层选择了对外隐瞒这个系统的存在,对内继续使用MCAS这个缩写。企业欺瞒文化可见一斑。

更为夸张的是,MCAS在最后投入使用的时候相对于设计之初有两项致命的改动,第一是大大扩大了适用范围;第二是数据检测来源改成了单一传感器,造成了这一关键系统的单点故障。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737MAX-8的启动客户,狮航曾经几次询问波音,新飞机是否需要额外的培训。波音的回答异常傲慢,坚决表示不需要,并在内部嘲笑客户。

尾声

波音的首席执行官穆伦伯格几个月后被迫下台,当然他也领到了价值6200万美元的金色降落伞。波音的诉讼在付出了25亿美元的代价后(其中5亿美元用来赔偿300多名受害者家属),于2021年和解。没有人收到刑事起诉。这一点让人不禁想到美剧《成瘾剂量》中普渡制药公司的类似结果。大公司的高管们全身而退,没有人为此负责。

737MAX系列在被停飞2年后,重新获得适航认证得以重返蓝天。然而航空业早已物是人非。

曾几何时,波音曾经是安全的象征。空客320首次航展亮相即坠毁,MD-80和DC-10事故频发;苏俄的飞机就更别提了。在刚被停飞的前几天,为了把停飞的737MAX统一封存,飞行员需要执行无旅客的调机航班。当时有部分飞行员拒绝执飞,这在现代民航的历史上闻所未闻。

波音,一落千丈。

 

   

数据库操作系统

今天在推上看到一篇论文推荐,觉得内容很有意思,于是马上下来看。

    

首先文章的作者来自于顶级高校和企业,另外数据库大牛图灵奖获得者Stonebraker(这个名字也太像石破天了)也名列其中。大牛当年怒喷MapReduce引发的论战还记忆犹新。如果说MapReduce是操作系统界入侵数据库界,那这篇文章则可以看成数据库界抄操作系统的后路。

文章链接:https://vldb.org/pvldb/vol15/p21-skiadopoulos.pdf

万物皆表

UNIX时代发明的“Everything is a file”的抽象哲学(并得到Linux的发扬光大)仍被奉为圭臬,但本文则直接挑战这一思想,认为它已经落后于时代。本文一开始列举了诸多计算的趋势——大规模、云、并行计算、异构硬件、新编程模型(例如Serverless)和数据监管等等。针对上面这些问题,本文认为虽然有不少修修补补的方案,但是时候把思路转向更高的层次——本质上是大数据问题,应该用大数据的思路来寻找答案。作者们认为“Everything is a table”就是正确的方向。更具体的说,则是”Everything is a distributed table”,从底层支持分布式和数据库。

顺着万物皆表的思路,很多复杂的功能可以很容易通过数据库实现。比如调度器,可以用两张表分别表示任务队列和工作节点。剩下的工作就是通过存储过程原子地操作这两张表(数据库事务保证了一致性),实现各种调度方式,例如负载均衡、本地优先等等。

第二个例子是IPC。通过消息信箱实现分布式IPC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Actor模式的编程就是通过给信箱的收发进行通信并解耦消息的收发双方。而数据库可以轻松地实现分布式消息队列。

第三个例子是文件系统。目录项和Inode都分别建表,文件还能分为集中存放(一个shard,并发度高)和全局散布(所有shard以求吞吐量最大化)两种模式。类似对象存储,目录树成为逻辑概念而非物理概念(存放的都是全路径)。当中还举了一个统计目录下文件大小的例子,数据库可以通过SQL的聚合轻松完成,而现代文件系统因为没有这个标准操作所以只能通过一个98行代码的程序完成并且性能差一大截。虽然这个比较并不公平,但数据库强大的功能也可见一斑。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年Longhorn项目里的WinFS(虽然概念基本不相关),怪不得微软也尝试了多次想把数据库引入用户文件系统。

实现路径

这个研究项目也有实打实的路线图,并且看上去还比较靠谱。毕竟现代操作系统如此复杂,几十年的积累,在底层引入这么大的变化,工程量绝非一般人可以想象。而分布式数据库又是一个大坑。分层替换自然是可行的选择。

首先新的操作系统(称为DBOS)如下图划分为4个层次。

  • 第4层即用户层类似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态,在这个层次DBOS仅支持那些分布式应用——这也是本文划定的范围,DBOS并未打算取代现有操作系统的所有领域,比如桌面、移动,而是聚焦在分布式服务器范畴。当然现有的程序肯定也不能直接跑,而是要经过一定的改写,把程序变成由小型无状态任务组成的DAG(有向无环图)。类似Spark这种程序比较符合这种范式。
  • 第3层类似系统调用层。所有的这些服务需要通过分布式数据库实现,而上一节讲了通过数据库怎么实现文件系统、调度器、IPC这些重要的接口或者服务。
  • 第2层即DBOS的核心——分布式数据库。
  • 第1层设计为微服务形式,处理底层硬件的中断事件、节点间通信等等。注意这一层计划放弃某些复杂的管理机制,比如虚拟内存管理(其实现在有一些跑Spark或者k8s应用的服务器已经主动关闭了swap)

类似房子的演化,整个路线图分为3阶段:

  • 草:在第2层使用现有的分布式数据库(VoltDB)基础上,对第3层实现进行概念验证,并编写的第4层应用示例进行性能测试。这个阶段工作已经接近完成并在下一部分给出了一些结果。
  • 木:在Linux集群上(第1层)运行真正的由执行图组成的用户程序,并将部分第3层系统功能替换成系统功能。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保证操作系统可以稳定运行在SQL之上。这也是这个项目的目前阶段。
  • 砖:这一阶段尚不是很明朗,亟待木阶段的结果和可以获得的资源来确定具体方案。总体上来说,需要替换掉第1层的实现,并且第3层基本由分布式数据库服务。第2层的分布式数据库如果重写工作量太大。

(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钢筋混凝土)

性能为王

学过操作系统课的都知道当年的微内核和宏内核之争。即便微内核的设计多么优雅,计划多么雄心勃勃(正如这个DBOS),性能达不到需求,便只能停留在研究上无法走入工业界。这也是DBOS面对的最大质疑。DBOS-草阶段也主要是为了尽量平息这个争议。

调度器

调度器的测试展示了在分布式环境下单纯任务调度的延迟可以在1M吞吐量下达到200us以内。对于CPU级别的任务调度当然这算不上什么,但是如果考虑调度的目标是平均延迟在100ms的serverless function,这个成绩也足够了。

IPC

IPC的测试对比了单纯的TCP/IP和gRPC。后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PC协议。相比gRPC,DBOS的ping-pong测试(网络版的echo)性能较差,但还在同一数量级上。

而在小消息大批次的ping-pong测试(一次性发送20组消息)以及多播测试(一个发送者多个接受者)中,DBOS略优于gRPC。

由于目前VoltDB尚不支持触发器,因此在收件端只能采用性能较低的忙等待轮询。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方面做了两组测试,分别是在本地对比ext4,和集群环境里对比LustreFS。不出意外,单个文件的读取ext4绝对占优,多个文件的读取由于ext4需要多个系统调用因此差距缩小了。写入则是DBOS的长处,因为没有全局锁。文件创建/删除方面,DBOS的优势在于使用了全路径。

和集群文件系统的对比DBOS则在读取上获得得了明显的优势。

小结

DBOS构建的是原生支持分布式和并行计算的操作系统,运行在计算中心里,并无意取代大家所熟悉的Linux/Windows/Mac。可以把DBOS想象成为运行serverless应用、Spark任务的计算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编写分布式应用程序将大大简化,并且所有操作都可以溯源(想象一下所有读写都有操作记录并可以回放)。即便如此,这个项目构想的前景依旧非常宏大,即使取得一小部分成功也会对业界产生重大影响。也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项目后续发展。

(最新的进度报告也发表在CIDR2022上:http://cidrdb.org/cidr2022/papers/p26-li.pdf

另外知乎上还有一篇论文解读

2021观影观剧小结

元旦时节总结了2021的读书,这篇讲讲看了什么影视剧。可以看出来比书多得多 🙂

Dune《沙丘》★★★★

观看平台:国内院线

豆瓣评分:7.8

之前没看过书,在电影上映前赶鸭子上架看完了第一本。电影基本忠于原著,近年来少见的原著党的胜利,但也导致拍摄进度慢,2个半小时只讲了半本书的内容。电影画面很美,每一帧可以截图当桌面。同时也唤起我的游戏回忆——虽然当年没玩过沙丘游戏,但是采矿车的设定一直延续到《命令与征服》系列,影响了一代人。期待续作。

Queen’s Gambit 《后翼弃兵》★★★★★

观看平台:Netflix

豆瓣评分:9.0

《后翼弃兵》拿到了去年艾美奖最佳迷你剧,典型的天才儿童悲惨身世打怪升级站上世界之巅的爽剧故事。同时这部剧也勾起了我童年学习国际象棋的回忆——我不是天才,从小靠一个棋盘和一本书自学,也没有什么对手和成就,仅仅是在中国象棋下不过同学的时候拿出来显摆。

Squid Game 《鱿鱼游戏》★★★★★

观看平台:Netflix

豆瓣评分:7.6

2021年全球最火的剧,没有之一。而加上奈飞在全球的渗透,《鱿鱼游戏》也是史上最火的剧(和电影不同,从来没有一个电视剧可以像今天这样在全球同步上映,而且还是没有火星区的数据)。叫好不知道,但至少已经叫座了,包括各种破圈,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部剧名气这么大,争议肯定也不小,平心而论,其中不乏各路人马为了蹭流量强行黑。如果要选一部影视剧代表2021,那《鱿鱼游戏》应该是首选。

Sky Ladder: The Art of Cai Guo-Qiang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

观看平台:Netflix

豆瓣评分:8.6

为了《沙丘》电影我先看完了书,而为了去浦东美术馆看蔡国强的展览,我先在奈飞上补了这部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在此之前我居然没听说过在闽南文化圈还有这么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烟花足迹也是蔡国强的手笔。纪录片的最后,当天梯燃起挂在天边的时候,隔着屏幕也能有一丝感动。

Alice in Borderland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

观看平台:Netflix

豆瓣评分:8.0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是另一部奈飞的大逃杀剧,比《鱿鱼游戏》更烧脑,也更架空和更魔幻。评价普遍比《鱿鱼游戏》高,看得更紧张刺激,但传播上也比后者差一截(鱿鱼里面那几个游戏和面罩实在是非常具有传播性,比如拔河、弹珠、椪糖。相比之下《爱丽丝》里面的游戏倒是没记得几个)。

Red Notice《红色通缉令》 ★★★★

观看平台:Netflix

豆瓣评分:6.4

冲着三大主演巨石强森、盖尔加朵和瑞安·雷诺兹去看的标准好莱坞爆米花片,打得好看加上足够的搞笑,基本就够啦。

Mandalorian 《曼达洛人》★★★★★

豆瓣评分:9.2

《曼达洛人》是前几年星战系列的神剧,去年入坑了disney+以后才开始看。制作精良,场面宏大,人物刻画细微,每一集都有恰到好处的高超和伏笔。除了曼达洛人,小Yoda的出场和关键时刻的表现也是绝对的神来之笔。

HawkEye 《鹰眼》★★★

豆瓣评分:7.6

观看平台:Disney+

前面几集挖了不错的坑,最后发现是圣诞合家欢。印象最深的反倒是开头和结尾的美国队长音乐剧,漫威自嘲起来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儿。

Shang-Chi 《尚气》★★★★

观看平台:Disney+

豆瓣评分:6.1

基本及格的漫威片。剧情肯定是经不起推敲的,但胜在几场打戏都不错,特别是开头在三藩公交车上那场,几个地方都有印象(当然路线肯定不对)。

Don’t Look Up《别抬头》 ★★★★

观看平台:Netflix

豆瓣评分:7.6

巨星云集却又荒诞不经,这部电影在光谱上从左到右把所有人都骂了一遍,而当中A妹的一首《请抬头》更是让这无厘头的一切达到了顶峰。

Death to 2021《2021再也不见》★★★★

观看平台:Netflix

豆瓣评分:6.9

奈飞出品的讽刺现实题材纪录片(Mockumentary)给这混乱一年画上句号。王兴的一句话——“2019年是最近十年内最差的一年,也是接下去十年内最好的一年”,正在一步步实现。世界是平的,地球村这些概念似乎已是遥远的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社会撕裂和旅行隔离。疫苗是必须的,但也没能像当初设想的那样可以打败病毒;如何共存是各国政府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德尔塔,奥密克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来看更有可能的路径是1918大流感——3年3波,也许最后还有传播能力更强但致病性更弱的变种来画上最后的句号。然后再过几年疫情也成为模糊的记忆。

另外,前一年的《2020再也不见》也很精彩。

Wanda Vision 《旺达幻视》★★★★

观看平台:Disney+

豆瓣评分:9.0

复仇者联盟里,作为直男个人最喜欢奥妹,因此《旺达幻视》让我重新开始学习BT下载(那会儿Disney+还没坡区字幕)。剧集的形式很新颖,一开始模仿了五六十年代的黑白肥皂剧,然后再变成彩色。并致敬了那个年代的经典电视剧桥段(当然我们这种观众无法体会)。

Vigil 《不眠》★★★

观看平台:下载

豆瓣评分:8.2

核潜艇、海难、凶杀、女警官独自上艇,这部BBC短剧的开头一下子抓住了观众。双女主实力派,《权力的游戏》的女野人(露丝·莱斯利)苏格兰口音特别合适(正好是苏格兰人),也有点出戏。但是最后的结尾让人失望,没有收好,给人一种“就这?”的感觉。

Finch 《芬奇》★★★★★

观看平台:Apple TV+

豆瓣评分:8.4

汤姆汉克斯疫情前拍好的片,在Apple TV+上首映。虽然我此前玩过好几个末世游戏,比如《最后生还者》系列、《生化危机》系列和《辐射》系列等等,但末世电影很少这么有代入感的。直到片尾字幕升起,除了老汉和机器人,没有第二个演员。即便剧中出现疑似的坏人(到最后也不得而知)也没有露脸甚至身体。一望无际的孤独和寂寞。

Dopesick 《成瘾剂量》★★★★

观看平台:Disney+新加坡区

豆瓣评分:9.4

初来美国的中国人,第一次走进药房的时候不少会被各种各样的大瓶药物吓一跳——比如500片装的布洛芬(就像每日一颗的善存)、各种剂量的褪黑素(普通、加强、超级,甚至还有儿童版)。当然成分标识很清楚,没什么秘方,各个厂商主要比拼的是量大优惠。(美国人来中国估计也会被中药吓一跳吧)。

区别于药房内的大罐的OTC或者营养品/保健品,《成瘾剂量》是关于利润更大的处方药市场。中国禁止处方药做广告,在美国处方药可以做广告(禁忌部分语速巨快),通过病人间接影响医生(往往广告的最后一句是咨询你的医生),医生那头还有医药代表。国内处方药的销售渠道绝大部分通过医院,而美国门诊的处方药是通过药房,开处方的可以是诊所医生也可以是医院医生。

这部Hulu出品的8集迷你剧讲述了普渡制药(和普渡大学没关系)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了一款止痛药被滥用并造成各种社会后果的故事。故事分成3条故事线讲述,普渡管理层、缉毒局官员、弗吉尼亚西部山区的医生及病人受害者们和弗吉尼亚联邦检察官,并在时间线上不断前后跳跃,因此看得稍微有点累。被滥用的关键是普渡声称这种阿片类止痛药不上瘾,并获得FDA的认证,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

本片基于真实事件改编,事到如今普渡已经申请破产保护,但其背后的赛克勒家族却已经金蝉脱壳,并无人为此承担刑事责任。赛克勒家族之前获得的巨额财富已经转移到了慈善和艺术领域,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丹铎神庙,各个大学的赛克勒研究中心。在中国北京大学也有赛克勒博物馆。几年前塔夫茨大学已经将赛克勒除名,也许(也希望)有一天北大也能做出同样的举动。

参考阅读:

读《超文本和超链接》

三定律

读库出品的小书,周末花了2个小时一口气看完。其中最让我有共鸣的地方来自于当中引用了《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的《最后的三文鱼》中的幽默科技三定律:

“一,任何在你出生时已经存在的东西都是普通的、正常的,是世界运转秩序的天然组成部分。

二,任何在你十五岁至三十五岁之间发明的东西都是新的、令人兴奋的、革命性的,你很可能以此为业。

三,任何在你三十五岁以后发明的东西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

对于我这个80后,电话、汽车(虽然出生时在国内并不普及)是秩序的一部分,而我正以互联网为业,最近对于出现的一些新潮东西比如炒鞋、短视频、直播带货、新能源汽车、区块链等事物的观点趋于保守。

而对于Z世代,互联网就是天经地义,是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他们对于之前我保留观点的事物充满激情。而更新的一代,则是移动互联网成为阳光和空气。手机APP的崛起反而打破了原本开放的链接。

对于不同的世代,互联网本身的定义也是不同。我记得在98年接触互联网之前,我了解互联网的渠道是一本95年出版的书,其中描述了当时各种互联网应用——Telnet/BBS/USENET/Email/FTP/Gopher,以及WWW。书里有截图和一些热门站点的列举,对于还是中学生的我,除了不能理解,剩下的就是在本子上记下那些站点,等待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去访问。而等到2003年家里通网了以后,在普通网民眼里,互联网基本可以和WWW画上等号(也许还有QQ)。现在的新新人类,互联网则更多的是那一个个APP和各种智能设备。

这本书里还提到了亚瑟·克拉克提出的另一个三定律

“一,当一位年长的著名科学家说,某件事是可能的,他几乎肯定是对的。当他说某件事是不可能的,他很可能是错的。

二,发现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界限的唯一方法,就是稍稍冒险越过界,进入不可能的领域。

三,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法无异。”

《科学:无尽的前沿》和机械时代的超文本

去年有一本70多年前的老书突然火了起来,名叫《科学:无尽的前沿》。它其实是二战临近结束时一份编写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报告。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将科学研究作为美国的国策,并大力支持民间机构进行研发。报告的撰写人即本书第一部分的主人公——范内瓦·布什。这位布什先生和后来的布什父子总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论对未来的影响,也许和总统世家不相上下。举个简单的例子,布什后来一手创建了两个著名的机构——NSF和ARPA;前者资助了产生无数成果的基础研究项目,后者则开发了互联网的前身。布什还有另一个名称:“科学沙皇”。

在提交报告前,布什先致信罗斯福,提出了四点关键性建议:

第一,在不妨碍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把从军工获得的科学知识告知民众,促进民用科学的发展。

第二,成立一个计划,持续进行医学和相关科学领域的工作,以战胜各种疾病。

第三,政府协助公共和私人组织开展研究活动。

第四,开展一个有效的计划发现和培养美国青年科学人才,以确保美国可持续的科学研究,让科研水平可以与战争期间的水平相提并论。

布什又是怎么与超文本和超链接搭上关系的呢?事实上,在那个年代,信息爆炸已经初露端倪,而布什则一直致力于解决如何人脑高效处理信息的方案。而他在1945年《大西洋月刊》以及《生活》上发表的文章《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提出了一个名为Memex的个人信息处理设备,使用了缩微胶片技术。其核心的思想就是通过链接把各项信息整合在一起。这是机械模拟时代超文本的设想,不过最终并没有实现。

Memex设想图,来源于《生活》杂志

演示之母

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为一般民众所熟知的头衔是鼠标的发明人。但他应该被铭记远不如此。他领导的小组还开发了交互系统、超文本系统、网络计算机和图形用户界面,并且于1968年12月9日,于旧金山在一众同行前进行了演示。这场演示后来也被称为“演示之母”(Mother of All Demos)。近些年唯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应该只有乔布斯的iPhone发布会。

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还在和打卡机器打交道(少量是字符终端),而恩格尔巴特却现场演示了文本实时编辑、格式化、超链接;多媒体编辑和信息检索;屏幕共享和远程会议等这些50多年后对大众习以为常的操作。

演示视频截图,来源YouTube

艾伦·凯(2003年图灵奖获得者)这么评价这场演示:

这次演示是我一生中最好的经历之一,对我来说,就像摩西分开了红海。

而恩格尔巴特开发这一切的灵感,来源于他在1945年莱特岛服役期间读到的一篇杂志文章——《诚如所思》。

链接一切

时间推进到90年代初,那个时代已经有了MacOS和Windows,互联网流行的协议还是FTP、Email、UseNet、Gopher等等。信息的组织方式已经比书籍时代进步很多了,信息在本地也可以链接,但是跨越整个互联网的信息组织方式还没有出现。

与此同时,英国人蒂姆·伯纳斯-李在CERN打工,在日常工作之余,他还想着解决如何有效组织CERN内部信息组织和协同的问题——特别是CERN里面的工作人员经常是各国的科学家,面临着如何在回国之后还能有效访问信息的问题。

1990年10月,在总结之前几次失败的经验基础上,蒂姆开始着手设计万维网的三大基石——URL、HTTP和HTML。这三者之间,URL最为关键,它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描述了如何定位资源,这也是它超越其他互联网应用的原因。当然这个设计也不是完美的——蒂姆后来说,URL中”http://”的 “//”完全是多余的。按照现在的标准,如果当初没有这两个斜杠,可以降低的碳排放是相当可观的。

世界上第一台Web服务器,上面的贴纸写着“这是一台服务器,不要关机!”。来源:维基百科

与此同时,他还招募了一个实习生,在NeXT平台上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浏览器。后来一个名叫马克·安德里森的兼职程序员发现了万维网并为此兴奋不已,于是他开发了可以在多个平台上运行的Mosaic浏览器,直接引爆了万维网。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网景、雅虎、亿贝,一直到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

信息链接的设想,从1945年的胶片,到2021年的元宇宙,76年恍如隔世。互联网也已经跌下神坛,从人类的希望变成一段时间内人人喊打的恶魔化身。它链接了全人类,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正如核爆之于原子能、敌敌畏之于化肥农药,上半场的红利耗尽之后,如何继续保持“科技向善”,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我想引用王健飞的长文《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的结语:

如果说,幻想是指“一家公司、一个产品、一种全新的技术可以解决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全部问题”。那么,什么是希望?

希望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会成为不久之后的“需求”,然后在下一个时代成为产品、解决方案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因为人类的进步,一直如此。

2021年末阅读小结

《挽救计划》★★★★★

《火星救援》作者新作,时间线上两条线写作逐渐剥开整个事件。舞台从太阳系搬到了太阳系外,高潮来得让人心潮澎湃。期待改编电影的上映。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三甲医院的急诊室是996的最佳劝退场所。睡眠和吃饭喝水排泄同等重要,但是往往首先被牺牲。虽然有一些人士声称自己获得成功是因为自己睡得少;不过在打算牺牲睡眠之前,我们还可以从科学的角度了解一下代价是什么。

《八月炮火》★★★★★

无愧于非虚构文学奠基之作,篇幅虽大,作者高超的叙事和文笔把历史呈现得比戏剧更精彩。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结合前两年HBO和Sky合拍的《切尔诺贝利》一起看,更有画面感。一方面是谎言和掩盖,另一方面是善后工作中(比如建造热交换器、清理屋顶和石棺),所有的机器都失灵了,只能用血肉之躯在几十秒的窗口内对抗辐射。代价是惨重的,几百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丧失了任何用途,数十万人被迫迁徙;就连苏联帝国自己,也难说不是被它拖垮的。

《不拘一格》★★★★

2021是我作为一线管理人员完整度过的一年。虽然这本书里讲的大部分方式可能只有在奈飞才有可能实行,但我也相信自由与责任,以及它们的基石——信任。

《沙丘》★★★★

为了看电影不被剧透,赶在一周多内看完了第一部,之后看完电影发现电影只讲了第一部前一半的故事,但好在还原度能有八成。情节上不如《基地》系列扣人心弦,但其中的生态学思考却更贴近实际。

《真名实姓》★★★★

主流的科幻一类以星辰大海为背景,比如《基地》、《2001太空漫游》、《沙丘》和《星战》;而还有一类虽然还脚踏实地,但套用时髦的词已经进入了“元宇宙”。小说作者号称是赛博朋克的奠基人。篇幅不大,但如果从80年代这个出版时间出发来看,的确是惊世骇俗。

《在中国大地上》★★★★

按今天的标准来看,索鲁的毒舌是肯定要被归为“辱华”类别的——不过讲的是1986年的中国,那会儿的确是无可辩驳地落后。索鲁之所以能成书,也少不了他的特权——有铁道局的官员全程做伴(虽然他很厌恶),可以在春运期间买到长途卧铺。我们也可以知道的是,那会儿更真实的中国肯定不在卧铺车厢里。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在疫情当下叠加反智浪潮,想要达到碳中和目标显然更加困难。总会有人不想相信全球变暖,只能期盼经历了这一年极端天气的中间人群中,能有更多人被唤醒。